首页  部门简介  工作动态  E-党建  规章制度  服务指南  技术交流  政策法规  网络安全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技术交流>>前沿技术>>正文
从被颠覆到颠覆者:2025图书馆技术发展趋势前瞻
2016-01-12 11:09   互联网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伴生物,其最大的功能在于克服人类个体生命的限制,作为体外大脑,联接着过去和未来,延续每一代人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在人的平均寿命是30多岁和已上升到80岁的时代,在人的主要活动以温饱生存和以精神愉悦为目的的时代,在人的社会交流以金石泥板、皮草帛纸和以硅电光磁为方式的时代,图书馆的形态和作用都是完全不同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的经验和知识开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动植物特性、四季更替、周遭环境乃至社会协作,都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图书馆依附于劳心者阶层;工业文明时期,大生产使得每一个个体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知识就是力量”,能够给个体带来更多的财富和能力,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成为一种民主的基石,致力于保障知识平等和信息自由;而信息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图书馆将在全人类知识一体化基础上,更加有力地保障普遍均的知识服务,同时有能力开展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进一步解决信息素养的不均衡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其作用能发挥到何种程度现在尚未可知,需要我们主动进取、不断探索、努力创造。

未来十年哪些信息技术将在图书情报行业得到应用?将对我们的职业和学科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谁都不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因此任何对未来的具体描述都充满风险。有人一直将兰开斯特20世纪70年代对世纪末无纸化社会的预测作为一个笑话,在我看来固然有兰开斯特说得过于绝对的地方,他毕竟没有受过专门的科学预测的训练,但也存在我们误读的地方,他所描述的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趋势外推得到的结论,可以认为是一种变量恒定状态下的实验室结果,我们现在的众多调侃其实也反映了我们自身科学素养的不足和浅薄。

本文虽然基于对35个具体的技术或技术领域的分析,然而本文的目的并不是探讨这些技术能不能在图书情报领域得到普及应用,而是探讨其背后的具有规律性的趋势问题。IFLA趋势报告揭示了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1][12],其中第一条就是关于技术。本文试图将IFLA的这条原则性的技术趋势具体化,以下提出图书馆相关技术应用的六大趋势。但这里探讨的也主要是信息技术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的总体趋势,而不做兰开斯特式的、有关具体技术的取舍或存亡的预测。这里还需说明的是,具体的技术总是在不断迭代和变化的,技术发展的驱动力总是来自两个方向:更加精致高效、更加满足需求。以前我们过于重视需求的力量,现在我们发现,需求与技术是一种鸡和蛋的关系。需求带来技术应用,技术发展也会创造进一步的需求。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有时来自其自身的冲动而并非源自需求,好奇心本来就是科技最初的源头。图书情报领域当前的大趋势,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技术潮流的影响,但也不能忽视社会需求和事业本身的内在逻辑,而且这种内在逻辑常常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多种环境因素以及国情的影响。

趋势一:网络是图书情报服务的主战场。这并不是做一个网站,或把传统服务用Apps形式来实现这么简单。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提供,所有的服务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提供,读者的网络环境是24*7*365的,图书馆的服务也是不间断的;读者可用任何设备随时上网,图书馆也提供任何方式的无缝连接;读者需要的是直接满足需求的服务,图书馆也把其资源和能力打包成云服务的形式提供。“一切在网上”对图书情报机构来说有三方面对含义:1)提供了上下游行业的新业态:产业链重组,角色重新分工;2)提供图书情报行业深度整合、共建共享的新机遇。未来大馆小馆在云环境下连为一体,各自分工,这种变化呼唤法律(如知识产权和事业单位法律地位等)和体制上的创新;3)提供各类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多种形式合作的可能。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开创的2CUL共享模式,不同图书馆可以“共享”技术和编目部门,以及共享所采购的数字资源。

趋势二:“数据”是图书馆资源的基本类型。所有的资源都有数字化版本,所有资源都是某种格式的“数据”,可由图书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数据管理不仅管理数据的组织、检索和提供,而且包括数据的生命周期完整过程;资源的多元化,不仅表现为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格式繁多,而且表现为“数据化”和“关联数据化”,即结构化和语义化;前所未有地支持用户产生数据(UGC)。所有这些,带来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大数据化”,传统文献资源的比重越来越小。

趋势三:智慧图书馆成为新的建设目标。随着移动设备和穿戴电脑的普及,以及各类信息感知技术、增强现实和大数据分析的采用,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将大幅提高。基于位置的自适应服务、普遍的移动设备支持、响应式网页设计、自动参考问答、个性化推荐等技术的广泛采用,甚至能做到还没有提出要求就得到满足,还没有提问就得到回答。传统的印刷资源越来越多地采用密集型智能书架方式进行管理,藏用分离,需要时由全自动的机械手取用,节约出来的空间改造成知识交流的活动空间。这种趋势使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服务的边界逐渐模糊,阮冈纳赞的五原则理想将最终得以实现。

趋势四:书目控制的理想照耀着下一代互联网。整序人类的所有知识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梦想。图书馆分类编目、主题标引等工作提供了知识组织的基本方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核心能力。它与万维网协会(W3C)推出的下一代语义万维网技术(元数据、本体、资源描述框架等)具有天然的相关性,利用后者,将分类法、主题词表以及传统文献资源的各类MARC数据发布于网络,并利用语义技术标注和关联网络资源,使信息语义化。更多的语义信息得到重用和链接,实现知识内容本身的智能化,产生关联,具有语义推理和逻辑判断能力,图书馆知识组织的核心能力能够在网络世界发扬光大。

趋势五:图书馆作为一种空间的价值得到重新定义。传统图书馆资源、空间和服务是三位一体的,而剥离了资源之后,空间的服务对于证明图书馆实体(主要是建筑)的价值,变得尤为重要。这其实用不着证明,图书馆历来就是一个学习的空间,是一个面对面交流和创造的场所,肩负有消除信息鸿沟和数字鸿沟的责任。围绕着这些固有的职能,近年开展的“无书图书馆”、“创客空间”、“新阅读(数字阅读)体验”等新业务层出不穷,讲座、展览、会议等现有的服务形式更加得到创新发展,图书馆的空间再造运动从很多方面正在重新定义图书馆。

趋势六:读者是图书馆的主人,图书馆是读者的天堂。各类型图书馆分化严重,大小型图书馆差别巨大,图书馆的多样性充分体现,满足各类读者千差万别的综合、多元或个性化的需求。可能某研究图书馆无法接待上门读者,因为根本没有对外服务和办公场所;而大量的社区图书馆与咖啡馆无异,但承担城市图书馆体系服务末梢的功能,大量的借还流通和读者培训都在此进行;国家图书馆继续包罗万象,而附近的无人图书馆只是一个凉亭。所有图书馆背后都可以有行业的联合,大馆牵小馆,各司其职,服务社会。馆员可以是粉丝无数的服务明星,也可能是社区志愿者,读者利用虚拟空间结识,成立兴趣小组或读者俱乐部,在各类平台上实现各种自服务。不论是虚拟空间还是真实空间,读者在其中建立连接,产生灵感,交流知识,读者把图书馆作为“翻转课堂”,成为真正的主人。

上述趋势固然美好,但美好的趋势不会自己到来。如果只是等待,而不能有意识地去引导和创造,做一个消极被动的“被颠覆”的角色,最大的可能是我们将被边缘化,我们的职能将渐渐被更多的其它机构所取代。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是创造未来,只有积极主动地成为一个颠覆者,我们才有可能把未来掌控在自己手中。

要成为颠覆者,首先最重要的是观念更新,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我们这个职业乃至未来社会的颠覆性作用。目前我们这个行业最需要更新的最大问题,是非常普遍的信息技术工具论思想,这是非常有危害和混淆视听的[13],应该尽快从工具论转向本体论。信息技术早已不再仅仅是工具这么简单,它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本身的最重要的角色,并影响到意识形态和世界观价值观等所有领域。

其次,我们还有因为无知而造成的轻视、逃避和恐惧思想,缺乏迎接变革的主观能动性。信息技术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我们自己养成的“宠物”,需要有价值观引领,只要善待之,就能善用之。未来十年,我们必将迎来图书情报事业翻天覆地摧枯拉朽的变革。机遇之门已经叩响,我们如果能主动驾驭这场变革,将给我们的事业带来无穷的正能量,我们就有可能依靠信息技术的力量,最终实现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理想,使图书馆成为人类知识的天堂。

[1]IFLA趋势报告中五个趋势的具体内容是:1:新技术是把双刃剑,可提高或限制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能力;2:在线教育促进全球教育公平,其副作用也不可忽视;3:隐私的边界和数据保护将被重新定义;4:超链社团将倾听新声音,集结新力量;5:新技术改变全球信息经济。

关闭窗口

福建开放大学信息化中心  版权所有